全国考研信息网
首页 浙江考研 福建考研 江苏考研 广东考研 江西考研 安徽考研 北京考研 上海考研 天津考研 湖南考研 湖北考研 河南考研
河北考研 海南考研 重庆考研 贵州考研 辽宁考研 吉林考研 山西考研 广西考研 云南考研 陕西考研 甘肃考研 青海考研 四川考研
山东考研 内蒙古考研 黑龙江考研 宁夏考研 新疆考研 西藏考研 笔试真题 笔试试题 考试大纲 考试经验
考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考研招生信息网 >> 内容

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时间:2022-10-14 10:08:18 点击:

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我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本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知识创新以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取得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招生方式

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包括直接攻博、硕博连读、普通招考三种方式,全面实行“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

(一)直接攻博:选拔具有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的招生方式。

(二)硕博连读:从我校已修完规定课程,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研究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

(三)普通招考:面向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选拔博士研究生的招生方式。

三、招生计划

(一)我校2022年博士研究生拟招生计划数,详见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目录中所列的拟招生计划数包含直接攻博、硕博连读和普通招考的人数,招生计划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2种学习方式分别编制。我校将在教育部下达招生计划后,根据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方案和有关专项计划执行要求,结合学科建设和发展、生源数量和质量、培养质量等情况,确定各学科、专业实际招生数。

(二)下列各专项招生计划,除“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下称“少干计划”)外,拟招生数已安排至各招生专业目录。

1.“少干计划”就业方式为定向就业,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2.“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专项计划”(下称“思政骨干计划”)就业方式为定向就业,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招生学科专业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各专业招收专职辅导员的比例须占招生名额的70%以上(四舍五入计算)。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下称“思政在职计划”)就业方式为定向就业,学习方式为非全日制。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下称“思政后备计划”)就业方式为非定向就业,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四、报考条件

(一)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研究生的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思想政治表现好,未在纪律处分期限内。

2.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学术学位应届硕士毕业研究生(指学历教育硕士生,最迟在录取当年开学前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7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下同];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2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思政骨干计划”和“思政在职计划”考生年龄按照教育部规定执行。

3.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学校规定。

4.科研能力突出,具有较强的科研潜质,有至少2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思政骨干计划”考生的推荐专家可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

5.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研究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6.凡在国(境)外大学、高等教育机构攻读正规课程所获学位证书,报名时均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7.符合学校及各学院(含学部、中心,下同)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研究生的基本条件:

除满足报考条件(一)的规定外,招生对象应是已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优秀,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我校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在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35周岁。

(三)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考博士研究生的基本条件:

除满足报考条件(一)的规定外,招生对象必须是取得所在学校推免生资格的校内外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四)“少干计划”具体招生办法、招生计划按教育部202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执行。

(五)“思政骨干计划”“思政在职计划”和“思政后备计划”本年度教育部相关文件尚未发布,考生可参考2021年相应专项计划招生要求进行报考,具体招考要求、招生专业及招生名额等以教育部2022相关文件为准。

五、报名

(一)以直接攻博方式报考的考生,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具体报名程序和方法另文发布。

(二)以普通招考、硕博连读方式报考的考生,通过我校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报名。

1.网上报名

报名前,请考生务必充分阅读和了解我校和各学院的具体报考条件。符合我校及各学院各项报考条件后,在规定时间内自行登录我校博士研究生网上报名系统报名,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打印《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报考登记表》(下称《报考登记表》)。

报名系统(链接)

报考填写注意事项及有关用表详见:链接

2.提交材料

考生需按照以下顺序向各学院递交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所有提交的报考材料均不予退还,为便于考核需要,所有报考材料不得装订、胶装):

(1)《报考登记表》1份(考生签名、人事<主管>部门签章)。

(2)《专家推荐书》2份(2名专家各1份)。

(3)学位证书复印件。《硕士学位证书》(在校生除外)、《学士学位证书》(无学士学位者除外)复印件各1份。

(4)学历证书复印件。《硕士毕业证书》(非硕士学历教育者及在校生除外)、《本科毕业证书》(专科读硕除外)、《专科毕业证书》(专科学历者提供)复印件各1份。

(5)应届硕士毕业生证明1份(应届生提供,校级部门用章)。

(6)二代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

(7)《现实表现情况表》原件1份。

(8)各学院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3.报考资格初审

各学院根据选拔实施细则公布的选拔要求,对考生报考资格进行初审,初审不合格的考生不得进入考核环节。

六、考核与资格复审

参加考核的考生应按照体检项目要求向学院提交体检报告。直接攻博的考核内容和要求按照学校当年度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的通知执行,硕博连读和普通招考按照《福建师范大学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执行,详见各学院实施细则。

各学院根据考核成绩和招生计划,提出建议录取名单(含学习方式、就业方式)并公示5个工作日,同时报研究生院复审。

“少干计划”“思政骨干计划”和“思政在职计划”为单列专项计划,仅能在该专项计划内录取。

七、录取工作

研究生院将复审合格的考生提交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确定拟录取名单并进行公示。拟录取考生未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录检平台录取检查的,不予录取。

考生的体检要求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和《关于明确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具体判定标准的函》(教学司〔2010〕22号)的有关规定执行。体检不符合录取要求者将取消录取资格。如因体检中存在弄虚作假行为,造成入学后无法正常学习或按规定予以退学等后果的,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

博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是指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是指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毕业时,按照国家和我校有关规定发给注明相应学习方式的毕业证书;其学业水平达到我校规定的学位标准,可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

博士研究生按其就业方式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毕业时采取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回定向单位就业。

拟录取为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凭《调档函》在规定时间内将人事档案寄达各学院党委(有工作单位的报考者,须与原单位解除劳动、聘用合同关系),往届生报到时还需上交工资关系证明材料,否则不予录取。应届生如不能按期将人事档案调寄我校的,须由考生所在学院党委出具书面情况说明,明确档案不能及时调取的理由和拟寄出日期(寄达时间不得超过录取当年9月1日)。拟录取为定向就业的考生,不转人事关系,应在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研究生合同》,上交《博士研究生档案审查表》,合同上的用人单位与报名时填写的用人单位不一致的须在录取前提交情况说明。

除“少干计划”外,我校全日制招生专业仅招收非定向就业考生,非全日制招生专业仅招收定向就业考生。学习方式及就业方式以报考信息为准,录取时不得更改。

八、学制和学费

(一)全日制博士研究生(非直博生)的学制为4年,直博生的学制为5年,学费均为每生30000元(全程,应在前三学年缴清)。

(二)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4年,学费为每生60000元(全程)。

九、入学

新生凭《录取通知书》,按《入学须知》要求按时办理报到入学手续,我校将按有关规定开展复查工作。

十、违规处理

对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弄虚作假者,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名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并通报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

考生应自觉树立遵章守纪、诚实考试的意识。考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考场规则及考场纪律,在招生工作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考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对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有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公平、公正行为的考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考生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将按有关规定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十一、在校学习期间待遇

(一)奖助政策

1.国家奖学金: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在学制年限内可申请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30000元,一次性发放,名额由主管部门下达。

2.助学金:国家助学金每生每月1300元,在学制年限内按月发放,每年发放10个月,涵盖所有全日制(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博士研究生。

3.宝琛创新奖学金:面向全日制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新生及全日制定向就业非在职的“少干计划”博士研究生新生。非直博生每生40000元,直博生每生50000元,在学制年限内每年12月份发放,每次发放10000元。

4.学业奖学金:学制年限内二年级(含)以上全日制直博生和学制年限内二、三年级的全日制非直博生可申请学业奖学金,学业奖学金设有一、二、三等,每生每年分别为15000元、10000元、6000元。学业奖学金获奖人数一般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数的40%左右。

5.出国(境)访学:针对学制年限内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实施优秀研究生出国(境)访学资助,资助金额60000至100000元不等。

6.三助一辅:博士研究生担任“助教”岗位津贴每生每月不低于800元,“助管”岗位津贴每生每月不低于500元,“兼职辅导员”岗位津贴每生每月学校发放1000元,“助研”岗位津贴由导师或课题组根据实际情况发放。

7.学校鼓励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和创新实践,奖助研究生优秀科研与实践成果;对在国际性、全国性科技竞赛中获奖的研究生进行相应奖励。

以上奖励和资助以具体文件实施为准。

(二)住宿安排

非全日制新生和家住福州市仓山区、台江区、鼓楼区且在仓山校区就读的全日制新生,采取走读制度,不安排校内住宿(入学后确有困难,在学校有空床位的前提下可申请安排)。其他新生可安排在所就读的校区入住,需要住宿的新生请于规定时间前向各学院提出住宿申请(未申请住宿的默认不安排宿舍)。

十二、其他

(一)本简章由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若国家出台新的研究生招生政策,我校将根据实际作出相应调整并及时在我校研究生院或学院网站公布。未尽事宜或与国家相关文件冲突之处均以国家相关文件为准。

(二)根据教育部招生有关规定,我校任何部门和工作人员不举办或参与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活动。

(三)考生因报考博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影响考生录取的,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

(四)请考生关注我校研究生院和各学院网站,以便及时获取有关我校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的最新信息。

(五)考生如同时报考他校,且被我校和他校同时录取的,必须于我校拟录取公示截止时间前确定录取学校,并书面告知我校,否则因多校同时上报、影响考生正常录取的,责任由考生承担。

(六)招生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394。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学府南路8号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行政楼527室,邮编:350117。

联系电话:0591-22867434;电子信箱:yzb@fjnu.edu.cn。

网    址:http://yjsy.fjnu.edu.cn/。

关于所报考专业的具体问题,考生可向各招生学院咨询,联系方式见《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学院联系方式一览表》。

2023年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学院联系方式一览表

001经济学院

(学硕)联系电话:0591-22867937

(专硕)联系电话:0591-83459507

http://jjxy.fjnu.edu.cn/

邮箱:jjxyyjsq@fjnu.edu.cn

邮箱:mba@fjnu.edu.cn

002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

联系电话:0591-22921883

0591-83462516(MPA)

http://glxy.fjnu.edu.cn/

邮箱:fjnuggyyjs@fjnu.edu.cn

83462516MPA@fjnu.edu.cn(MPA)

003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电话:0591-22868239

http://mkszyxy.fjnu.edu.cn/

邮箱:fsdmy@fjnu.edu.cn

004法学院

联系电话:0591-22867989

http://fxy.fjnu.edu.cn/

邮箱:fxy@fjnu.edu.cn

005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0591-22867270

http://jyxy.fjnu.edu.cn/

邮箱:jyxbjxky@fjnu.edu.cn

006体育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0591-22868267

http://tky.fjnu.edu.cn/

邮箱:Yohome@fjnu.edu.cn

007文学院

联系电话:0591-83465202

http://wxy.fjnu.edu.cn/

邮箱:chinese@fjnu.edu.cn

008心理学院

联系电话:0591-22867815

http://psy.fjnu.edu.cn/

邮箱:kming@fjnu.edu.cn

009教师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0591-22867486

http://jsjyxy.fjnu.edu.cn/

邮箱:jsjyxy@fjnu.edu.cn

011外国语学院

联系电话:0591-83430252

http://cfl.fjnu.edu.cn

邮箱:wyyjsbgs@fjnu.edu.cn

012音乐学院

联系电话:0591-22868050

http://music.fjnu.edu.cn/

邮箱:yyxyyjs@fjnu.edu.cn

013美术学院

联系电话:0591-22868079

http://art.fjnu.edu.cn

邮箱:msxy@fjnu.edu.cn

014社会历史学院

联系电话:0591-22867660

http://csh.fjnu.edu.cn/

邮箱:shlsxyxkyptb@fjnu.edu.cn

015数学与统计学院

联系电话:0591-83465220

http://math.fjnu.edu.cn/

邮箱:sjky@fjnu.edu.cn

016物理与能源学院

联系电话:0591-22868141

http://cpe.fjnu.edu.cn/main.htm

邮箱:lhjane@fjnu.edu.cn

017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联系电话:0591-22868152

http://paee.fjnu.edu.cn/

邮箱:poet_graduate@fjnu.edu.cn

021化学与材料学院

联系电话:0591-22868161

http://chem.fjnu.edu.cn/

邮箱:ccmsyzb@fjnu.edu.cn

023环境与资源学院、碳中和现代产业学院

联系电话:0591-83592487

http://env.fjnu.edu.cn/

邮箱:jzliu@fjnu.edu.cn

024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联系电话:0591-83465214

http://geo.fjnu.edu.cn/

邮箱:yjsgeo@fjnu.edu.cn

025生命科学学院

联系电话:0591-22868214

http://life.fjnu.edu.cn

邮箱:chenglj@fjnu.edu.cn

026传播学院

联系电话:0591-22868589

http://cbxy.fjnu.edu.cn/

邮箱:cbxy@fjnu.edu.cn

027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联系电话:0591-83518133

https://ccs.fjnu.edu.cn/

邮箱:ccsyjs@fjnu.edu.cn

033海外教育学院

联系电话:0591-83441397

http://iccs.fjnu.edu.cn/

邮箱:iccs@fjnu.edu.cn

036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联系电话:0591-22853586

http://www.fjdx.gov.cn

邮箱:lylyly0072013@163.com

037南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

联系电话:0591-22868830

http://biomed.fjnu.edu.cn

邮箱:caishaoli@fjnu.edu.cn

038海峡柔性电子(未来科技)学院(研究院)

联系电话:0591-22869049

https://sife.fjnu.edu.cn/

邮箱:ifebgs@fjnu.edu.cn


作者:全国考研信息网 来源:网络

以上资讯来自互联网,具体已各院校官网发布为准,本站仅做参考,如果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下方站长qq,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 全国考研信息网(www.yingyudengji.com) © 202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全国考研信息网